为什么刷完微博微信,反而觉得更焦虑?
- Zenity Calm
- 6月24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你不是不快乐,是在社交剧场里忘了自己
每天,我们睁开眼的第一件事,是刷手机。刷微博、刷微信、刷朋友圈,看看别人发了什么,点赞、评论、关注最新热点,仿佛离开一秒就会落伍。
但你有没有发现,越是刷得多,心里越是空。不但没放松,反而更焦虑、更烦躁,甚至更质疑自己。
这并不是你的问题,而是你进入了一个无声的“社交剧场”。
1. 你的不安,其实是“剧本不匹配”
社交媒体从来不是“现实”,它是每个人精心包装的“舞台”。
别人晒出的旅行照、配偶、孩子、升职、健身成果,往往只是某一瞬间。但你却用这些“高光”来衡量自己的人生:“我怎么还没稳定?”“他们怎么过得这么好?”“是不是只有我在原地踏步?”
这种“剧本不匹配感”,正是你焦虑的来源。
你拿着自己的人生底稿,却硬要演别人的台词——不出戏,怎会不累?
2. 佛教说:别住在别人的“影像”里
佛陀在经典中讲过一个概念,叫“影像住”。
当你执着于看到的表象,以为那就是全部,就会陷入烦恼。而社交媒体,正是一个充满“影像”的地方。
它不是实相,只是片段;
它不是事实,只是剪辑;
它不是当下,只是标签;
你越沉迷其中,就越忘了自己是谁、想要什么。
3. 你的快乐,只能从“真实”开始
快乐的本质,不是拥有什么,而是能不能做回你自己。
每天给自己半小时的“断剧时间”,不刷屏、不对比、不说话。你会发现,你的心才真正有了空间。
在这个世界里,最可贵的不是热闹,而是静下来的清醒。不需要假装有趣,不需要证明自己。只要安住在自己的剧本里。
佛教讲“如实知见”,意思是:看见的,不再是别人的影像,而是自己的心。
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