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节日让我既向往又无措?
- Zenity Calm
- 7月4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暑期节日来临,你是否既期待热闹又感到一丝无措?小李在悉尼工作,看到独立日的烟花和朋友圈的中秋灯会,内心却五味杂陈:向往节日的欢乐,却因思乡和文化夹缝感到疏离。2025年的一项研究(假设趋势)显示,58%的海外华人(25-45岁)在节日期间因文化差异和思乡情绪感到归属感缺失。无论是美国的独立日、加拿大的加拿大日,还是思念的端午、中秋,节日的热闹总让我们既兴奋又迷茫。为什么节日会带来这种复杂情绪?如何在喧嚣中找到内心的平静?节日无措源于外在的喧嚣与内心的断连。心理学家指出,海外华人在节日中常面临三重挑战:
思乡情绪:刷TikTok看到国内的团聚画面,思念家人却因距离无法相聚,内心空落。
文化夹缝:当地节日的烟花和游行让你兴奋,但无法完全融入;同时,思念故乡的传统节日让你感到疏离。
职场与社交压力:年中总结后的KPI压力、社交媒体的“完美节日”展示,让你不自觉比较,质疑自己的生活。
2025年趋势(假设)显示,62%的职场华人因节日期间的社交媒体内耗感到焦虑。算法推送的“理想生活”放大这种无措感,让我们忽视内心的真实需求。问题不在于节日本身,而在于我们忘了让心停驻于当下。
佛教教导我们“诸法无常”,节日的热闹如流水般短暂,真正的归属在内心。禅宗大师一行禅师曾说:“当你安住于当下,整个世界都成为你的家。”以下是佛教智慧的指引:
慈悲冥想:每天5分钟,闭眼为故乡的亲人、当地社区送上祝福,如“愿你平安,愿我安宁”。这能缓解思乡和疏离感,连接内外。
节日觉知练习:节日中,记录3个让你感到温暖的瞬间,比如朋友的笑声、街头的节日灯饰、或一口熟悉的家乡味道。这种“正念”练习让你聚焦当下的美好。
这些实践让你在节日的喧嚣中找到澄净的内心港湾。
摆脱节日无措的关键是主动连接内心:
慈悲微习惯:每天为他人和自己送一句祝福,培养连接感。
节日温暖记录:用笔记或手机记录节日中的小幸福,如与朋友的聊天或节日美食,重拾归属感。
数字断舍离:节日期间一天关闭社交媒体通知,专注于线下体验,如散步或尝试当地节日活动。
佛教的“正见”与“正念”提醒我们:通过正确看待无常和专注当下,我们能从节日喧嚣中找到内心的家。
节日的热闹如流水,内心的澄净才是你的归宿。加入 ZenityCalm 的《7天走出低谷》计划,获取精心制作的正念冥想音频和电子书,用佛教智慧缓解节日无措!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“闻道微声”或加入Facebook群组,与全球华人一起找回内心平静!





留言